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整体,正常运转就是健康体魄,若出现偏差就是疾病。有一种很棘手的疾病,那就是癌症,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不愿意看到这个病名。
癌症不是一下就形成的,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,刚才说了人体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整体,稍有偏差就会有信号传递出来,不过这样的信号往往被忽略,久而久之才会形成一个一个难解的结。无论是气郁,血瘀,痰湿,只要是凝结在一起的,中医叫“癥瘕积聚”,都可以归类为阴实。
在脏或者在腑,亦或是在脏腑之间形成的器质性病变,在临床上确诊后,最多的就是一个字“切”,西医临床认为凡是病理产物手术切除是最佳路径,而事实上,患者来到医院找大夫看病,一股脑把自己身上的“绳结”全部抛出来,是希望快速解决病痛折磨。手术刀很快,一次性斩断所有“绳结”表面看是“解决了”问题,而实际上这条绳上的“结”虽然解开了,但是绳子却断成了无数节,再也接不上了。
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美的整体,没有一处是多余的,手术切掉任何一个部位都不是很妥,更值得注意的是手术即便是技术再好,也会损伤到局部血管和神经,伤元气是肯定的。
癌症的中医病机探析:阳不化阴,瘀塞不通
中医理论认为,癌症的发生与人体气血阴阳失衡密切相关。"阳化气,阴成形",若阳气不足,无法温煦推动气血运行,则阴寒凝滞、痰瘀毒结,形成有形之邪。所谓"瘀塞不通",即气滞、血瘀、痰湿、毒邪等病理产物在体内长期积聚,最终形成肿瘤。本文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案例,探讨癌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。
一、癌症的中医病机核心:阳不化阴,瘀塞成积
1. 阳不化阴
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,具有温煦、推动、气化的功能。若阳气虚弱(如先天不足、久病体虚、寒邪侵袭),则无法化解痰湿、瘀血等阴邪,导致病理产物堆积。
2. 瘀塞不通的演变
初期气滞:情志抑郁、肝气不舒,气机郁结于局部。
中期痰瘀互结:气滞导致血瘀,脾虚生痰湿,痰瘀胶着形成肿块。
后期毒邪壅盛:瘀久化热生毒,侵蚀脏腑经络,肿块迅速扩散。
二、典型病例分析
病例一:肝癌(肝郁气滞,血瘀成积)
病史:患者男性,52岁,长期情绪抑郁,右胁胀痛,确诊肝癌早期。舌暗紫、边有瘀斑,脉弦涩。
病机:肝气郁结日久,气滞血瘀,肝络不通,瘀毒聚结成积。
中医方案:
方药:柴胡疏肝散合膈下逐瘀汤加减(柴胡、枳壳、桃仁、红花、莪术、鳖甲)
外治法:肝俞穴、期门穴刺络拔罐,疏通肝胆经气
调护:忌恼怒,配合八段锦疏通气机
病例二:肺癌(痰瘀阻肺,阳气不宣)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病史:患者女性,68岁,长期吸烟,咳痰带血,CT示右肺占位。舌苔白厚腻,脉沉滑。
病机:肺脾阳虚,痰湿内生,瘀阻肺络,阳气不达而成"阴实"。
中医方案:
方药:阳和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(麻黄、熟地、白芥子、芦根、冬瓜子、三七)
艾灸:大椎穴、肺俞穴温阳化饮
食疗:茯苓山药粥健脾祛湿
病例三:卵巢癌(寒凝血瘀,胞宫闭阻)
病史:患者女性,45岁,经期腹痛、经血色黑有血块,B超示卵巢囊肿恶变。舌淡紫、苔白,脉沉紧。
病机:寒邪客于胞宫,血遇寒则凝,冲任瘀阻日久成癥瘕。
中医方案:
方药:少腹逐瘀汤加味(小茴香、干姜、肉桂、蒲黄、五灵脂)
脐疗:吴茱萸、艾叶研末敷脐,温通下焦
药浴:桂枝、红花煎汤泡足,引火归元
三、中医治疗原则:通阳化浊,以"通"为用
1.温阳通络:附子、桂枝、艾叶等振奋阳气,化解阴凝。
365建站2. 活血逐瘀:三棱、莪术、水蛭等破血消癥,需配合扶正药。
3. 化痰散结:半夏、浙贝母、牡蛎等消散痰核。
4. 解毒抗癌: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等现代药理证实有抗癌活性。
四、总结与思考
中医将癌症视为全身阴阳失调的局部表现,"通"法贯穿始终,但需辨证施治:
早期以攻邪为主,兼顾扶正;
晚期以扶正为要,缓攻瘀毒。
现代临床中,中医治疗常与手术、放化疗结合,可减轻毒副作用,改善生存质量。需注意,活血破瘀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,避免出血风险。
注:本文案例为简化教学示例,具体治疗需个体化辨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