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李燕京)新春佳节之际,北京的大街小巷洋溢着浓浓的年味。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时刻,那些承载着传统味道与文化底蕴的非遗小吃店也迎来了客流高峰。记者走访了多家非遗小吃店,感受传统美食的魅力,探寻舌尖上的年味儿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2月2日(大年初五)下午14时,位于石景山游乐园西门不远处的李连贵熏肉大饼店里座无虚席。等着取餐的3位快递小哥站在结账台前翻看手机订单。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正在和父母一起看菜单点菜:“为什么这个熏肉叫李连贵?他家的肉饼与别家的有什么不一样?我小时候吃过吗?”面对小姑娘一连串的提问,正在记录菜单的服务员不禁笑着说:“李连贵熏肉大饼是吉林省四平市的传统小吃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、中华老字号。我家的肉用10余种药材熏煮,大饼也用独特的饼料制作,1公分厚的饼有10层……”“还有空座位吗?”就在服务员介绍时,又有新的顾客进店。
此时,后厨也甚是繁忙。大厨们各司其职,戴着口罩做饼的师傅对记者说:“我们这里离石景山游乐园很近,每年春节都有庙会,所以店里特别忙。”“今天点套餐的特别多,不仅是店里堂食,外卖订单也多是套餐。”服务员一边忙着取菜一边说:“昨天就是晚上客流比中午还大,多准备些饼胚。”
当天晚些时候,记者看到北京市西城区的护国寺小吃店也同样热闹着,店铺的窗户已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水雾。这里的食客虽然不太多,但进进出出取餐的外卖小哥真不少。一位外卖员拎着外卖说:“春节这家店的外卖比较多,还有跨区配送的,这是多爱这口啊!”
“老北京人都爱这口,我吃惯了,春节也得来。这里的小吃有艾窝窝、驴打滚、豌豆黄、馓子麻花、焦圈、麻团、面茶、豆汁等,说是有80余种小吃。他们家店申请非遗时因为小吃的品种太多了,只能按照制作技艺申请。”一位正在用餐的大爷对记者说。
夜幕降临,位于北京古城的牛街老爆肚满店内座无虚席,热气腾腾的爆肚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爆肚是北京的非遗小吃,这家以爆肚闻名的小店已经传承了4代。“我来北京旅游,第一次来吃爆肚,没想到肚有这么多种类,肚仁、肚板、散丹、百叶、肚领。”一位顾客看着菜谱对服务员说,他周围的家人也都伸着脖子凑过去看菜单。
“我们家的爆肚选用新鲜的牛百叶,选料讲究,加工也细致,不同部位口感不同,加工的火候也不同,所以要分开制作。做好了蘸着秘制调料吃,很香!”服务人员介绍说:“我们不仅仅有肚,各种京味炒菜也都很地道,都尝尝。”
站群论坛春节期间,非遗小吃店里的热闹景象正是传统文化魅力的生动体现。相信在传承与创新中,这些承载着老北京记忆的非遗小吃,将会继续飘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