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养支持 东城中医院肺病科杨道文:过敏性咳嗽日常注意事项
活力健康城 首页 活力健身 营养活力 心理活力 康复活力
  • 首页
  • 活力健身
  • 营养活力
  • 心理活力
  • 康复活力
  •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   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    营养支持 东城中医院肺病科杨道文:过敏性咳嗽日常注意事项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1 08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00

    周三上午,周日上午出诊

    杨道文,医学博士,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,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。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、委员、兼任中华中医内科肺系病学会委员、副秘书长。北京市中医药学会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指导专家组成员。

    擅长治疗:咳嗽、哮喘、肺气肿、肺心病、肺间质纤维化、过敏性鼻炎、急慢性咽炎、鼻后滴流综合征、消化性溃疡、肝硬化、心力衰竭、

    心律失常、肺癌。

    核心原则:避免过敏原

    1. 明确过敏源

    检测: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IgE检测确认过敏原(如尘螨、花粉、霉菌等)。

    记录:记录咳嗽发作的时间、环境、饮食,帮助锁定潜在诱因。

    2. 居家环境管理

    除尘螨:每周用55℃以上热水清洗床品,使用防螨床罩、枕头套。

    防霉菌:卫生间、厨房保持干燥,定期用白醋或除霉剂清洁角落。

    净化空气:使用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,避免使用香薰、喷雾剂。

    宠物管理:若对宠物皮屑过敏,避免饲养或限制宠物进入卧室。

    饮食调理关键点

    宜吃食物

    1.抗炎润肺:蜂蜜(1岁以上)、梨、银耳、百合、山药。

    2.富含维生素C:西兰花、猕猴桃、橙子(增强免疫力)。

    3.Omega-3脂肪酸:深海鱼(三文鱼、沙丁鱼)、亚麻籽油(减轻过敏反应)。

    忌口食物

    1.高组胺食物:腌制食品(火腿、泡菜)、奶酪、酒精(易诱发过敏)。

    2.刺激性食物:辣椒、冷饮、浓咖啡(刺激咽喉加重咳嗽)。

    3.儿童警惕:巧克力、膨化食品(含添加剂,可能诱发敏感)。

    中医食疗方

    1.白萝卜陈皮水:白萝卜切片+陈皮5g煮水,化痰顺气。

    2.杏仁粥:甜杏仁10g+粳米50g,煮粥润肺止咳(适合干咳无痰)。

    日常行为防护

    1.外出防护

    花粉季节戴口罩(选N95或医用外科口罩),回家后立即洗脸、漱口避免清晨或大风天外出(花粉浓度高)。

    衣物与清洁 外出衣物及时更换,避免将花粉、尘螨带入卧室。

    儿童毛绒玩具定期冷冻24小时杀灭螨虫,再阳光下暴晒。

    365站群VIP

    湿度控制 保持室内湿度40%~50%(过高易滋生霉菌,过低刺激气道)。四、中西医缓解方案

    西药使用

    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    急性期:

    抗组胺药(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)快速缓解鼻痒、咳嗽。

  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(需医生指导,控制气道炎症)。

    注意:避免滥用止咳糖浆,痰多时优先祛痰(如氨溴索)。

    站群论坛

    中医调护

    穴位按摩:

    天突穴(胸骨上窝):拇指按压2分钟,缓解咽痒。

    太渊穴(手腕桡侧):按揉3分钟,补肺气。

    中药茶饮:

    防风乌梅茶:防风6g+乌梅3颗+甘草3g,煮水代茶(抗敏止咳)。

    外治法:

    三伏贴:夏季贴敷肺俞、膻中穴,减少秋冬发作(需专业操作)。

  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
    1. 儿童

    避免频繁使用抗生素,优先通过环境控制和饮食调理。

    慎用蜂蜜(1岁以下禁用),可改用苹果泥缓解咳嗽。

    2.孕妇/哺乳期

    用药前咨询医生,优先选择生理盐水洗鼻、穴位按摩等非药物疗法。 六、紧急情况识别

    出现以下症状立即就医:

    咳嗽伴喘息、呼吸困难(警惕哮喘急性发作)。

    夜间憋醒、口唇发绀(可能缺氧)。

    持续发热超过3天,痰中带血。

    长期调理方向

    1. 增强体质

    每周3次温和运动(如瑜伽、游泳),提升肺功能。

    儿童可尝试小儿推拿(补脾经、清肺经)。

    2. 中医体质调理

    肺气虚型:玉屏风散(黄芪+白术+防风)益气固表。

    脾虚痰湿型:六君子汤(党参+茯苓+陈皮)健脾化痰。

    总结

    过敏性咳嗽需“环境控制+体质提升”双管齐下。责任编辑:王怡萱(EN097)



    上一篇:活力生态 教你读懂胃镜报告: 别让检查单上的"天书"吓坏你的胃
    下一篇:康复促进 鲁医健康说|春夏腹泻风险攀升,全方位防护攻略来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