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经辨证解温病
——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
卷一 上焦篇
图片
……
伏暑
……
三十八、太阴伏暑,舌白口渴,无汗者,银翘散去牛蒡、元参,加杏仁、滑石主之。
此邪在气分而表实之证也。
【胡希恕按】
就所述证观之,还宜去桔梗再加生石膏。如无小便不利,亦无加滑石之必要。
白虎汤专清里,故有表证则不可与之。但石膏配合表药,正是清肃表里之治。
后世以石膏之禁,视同白虎,实不知仲景用药之法。滥用其方,焉能不杀人?!
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方的研究:此即银翘散原方去牛蒡子一味,而加利气之杏仁与利尿之滑石,亦取表因里湿而不解,而益以散利之品,以达成里和表解之治。
三十九、太阴伏暑,舌赤,口渴,无汗者,银翘散加生地、丹皮、赤芍、麦冬主之。
此邪在血分,而表实之证也。
【胡希恕按】
舌赤ロ渴乃火气上炎之征。既云“表实”,生地、麦冬等滋阴强壮药物,万不可加。仍宜上法治之为妥。
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的研究:加此四物,不过兼为滋阴凉血散瘀之治。惟杂滋阴于发表药中,有失用药法度,不可取法。尤其阳气盛于表者,此方万不可投。
图片
四十、太阴伏暑。舌白口渴,有汗,或大汗不止者,银翘散去牛蒡子、元参、芥穗,加杏仁、石膏、黄芩主之;脉洪大,渴甚,汗多者,仍用白虎法;脉虚大而芤者,仍用人参白虎法。
此邪在气分而表虚之证也。
【胡希恕按】
既无表证,何得再用薄荷?
前后为证均宜白虎汤,或白虎汤加人参。
若前证有喘满的表不解证,麻杏石膏汤亦有可予机会。
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方的研究:银翘散去牛蒡子、芥穗,而加杏仁、石膏、黄芩之变制,于原方证热盛汗出、喘嗽较甚时,或可为用。
此颇具麻杏石甘汤意,而祛热作用较胜于彼。施于暑温证,更为平安。
四十一、太阴伏暑,舌赤,口渴,汗多,加减生脉散主之。
此邪在血分,表虚之证也。
【胡希恕按】
365站群此宜白虎汤加生地、黄连,无用加减生脉散之必要。
加减生脉散的研究:以沙参易人参,取其祛瘀行气之力,另加益血之生地、祛瘀之丹皮,合麦冬、五味之滋润收敛,共为养血化瘀强壮解热之治。
虚羸少气,而脉虚热亢者,用此救阴抑燥亦可,但方药板滞,无足取法。
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方
即于银翘散内去牛蒡子、元参,加杏仁六钱、飞滑石一两。服如银翘散法。胸闷加郁金四钱、香豉四钱;呕而痰多加半夏六钱、茯苓六钱;小便短加薏仁八钱、白通草四钱。
【胡希恕按】
原方无元参,此云“去元参”非。
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
即于银翘散内加生地六钱、丹皮四钱、赤芍四钱、麦冬六钱。服法如前。
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方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即于银翘散内去牛蒡子、元参、芥穗,加杏仁六钱、生石膏二两、黄芩五钱。服法如前。
白虎法、白虎加参法俱见前
加减生散方酸甘化阴法
沙参三钱 麦冬三钱 五味子一钱 丹皮二钱 细生地三钱
水五杯,煮二杯,分温再服
图片
四十二、伏暑、暑温、湿温,证本一源,前后互参,不可偏执。
【胡希恕按】
本来全是温病一类,随证候之出入变化条示治疗的方剂,于法至当。巧立名目,亦大可不必。
刀子在说话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《六经辨证解温病——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》
2024.5.25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