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52] 太阳中风,下利呕逆,表解者乃可攻之。其人漐漐汗出,发作有时,头痛,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,汗出不恶寒者,此表解里未和也,十枣汤主之。
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:下利,呕逆,里受邪也。邪在里者,可下,亦须待衰解者,乃可攻之。其人漐漐汗出,发作有时,不恶寒者,表已解也;头痛心下病。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,短气者,邪热内蓄,而有伏饮,是里未和也。与十枣汤下热逐饮。
辛以散之,芫花之辛,以散饮;苦以泄之,甘遂、大戟之苦以泄水。水者,肾所主也。甘者,脾之味也。大枣之甘者,益土而胜水。
卢之颐《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》:太阳中风,表形未解,虽显里实,未可攻之。漐漐汗出,头痛呕逆,恶寒,表也;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短气下利,里也。发作有时,呈进退矣;不恶寒者,表解里未和也。盖头痛,斯成有热;干呕,方归内迫;汗出,始属中风;下利,可称协热耳。第漐漐汗出,短气下利,则中非坚燥,当从风水结在胸胁也。十枣汤主之。
芫花具火热虚中之体,除寒水实满之患,自中横偏,转合从开;大戟禀寒水之化,宣寒水之用,戟卫冲衢,支持门户;甘遂旁求于末,索隐于微,以释为止,计出为入,用泻作补;大枣固束生阳,坚持中土,开通九窍,充实诸经,任其洋溢之势,泙湃下奔,庶无倾陷之虞。利后更饮糜粥,修我神屋,辑我形舟,使各从容就绪,罔不泰然酣适,充然游溢矣。
柯琴《伤寒论注》:中风下利呕逆,本葛根加半夏症。若表既解而水气淫溢,不用十枣攻之,胃气大虚,后难为力矣。然下利呕逆,固为里症,而本于中风,不可不细审其表也。若其人漐漐汗出,似乎表症,然发作有时,则病不在表矣。头痛是表症,然既不恶寒,又不发热,但心下痞硬而满,胁下牵引而痛,是心下水气泛溢,上攻于脑而头痛也。与"伤寒不大便六七日而头痛,与承气汤"同。干呕汗出为在表,然而汗出而有时、更不恶寒、干呕而短气为里症也明矣。此可以见表之风邪已解,而里之水气不和也。然诸水气为患,或喘、或渴、或噎、或悸、或烦、或利而不吐、或吐而不利、或吐利而无汗。此则外走皮毛而汗出,上走咽喉而呕逆,下走肠胃而下利,浩浩莫御,非得利水之峻剂以直折之,中气不支矣。此十枣之剂,与五苓、青龙、泻心等法悬殊矣。太阳阳明合病,太阳少阳合病,俱下利呕逆,皆是太阳中风病根。
尤怡《伤寒贯珠集》:此外中风寒,内有悬饮之证。下利、呕逆,饮之上攻而复下注也。然必风邪已解,而后可攻其饮。若其人漐漐汗出,而不恶寒,为表已解,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,为里未和。虽头痛而发作有时,知非风邪在经,而是饮气上攻也,故宜十枣汤下气逐饮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按《金匮》云:饮后,水流在胁下,咳吐引痛,谓之悬饮。又云:病悬饮者,十枣汤主之。此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所以知其为悬饮也。悬饮非攻不去,芫花、甘遂、大戟,并逐饮之峻药。而欲攻其饮,必顾其正,大枣甘温以益中气,使不受药毒也。
张璐《伤寒缵论》:此证与结胸颇同,但结胸者,邪结于胸,其位高,此在心下及胁,其位卑。然必表解乃可攻之,亦与攻结胸之戒不殊也。其人漐漐汗出,发作有时,而非昼夜俱笃,即此表邪散解之征。虽有头痛,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诸证,乃热邪搏饮之本证,不得以表证名之。见汗出不恶寒,便是表解可攻之候,设外邪不解,何缘得汗乎。
陈修园《伤寒论浅注》:痞证间有风激水气而成者,自当分别而观。太阳中风,动其寒水之气,水气淫于下则下利,水气淫于上则呕逆。然风邪在表,须待表解者,乃可从里攻之。若其人内水渗溢,则絷絷直出;水有潮汐,则汗出亦发作有时。水搏则过颡,水激则在山,故为头痛。水饮填塞于胸胁,则心下痞而硬满,又引胁下而作痛。水邪在中,阻其升降之气,上不能下,则干呕;下不能上,则短气,历历验之,知里证之未和。惟此汗出之,不恶寒之另一证者,即于不恶寒中知表证之已解,因从而断之曰:如表解里未知也,以十枣汤主之。
此一节,于痞证外论及太阳中风激动其寒水之气而为痞也。絷,间蛰,汗出如小雨不辍貌。
黄元御《伤寒悬解》:太阳中风,下利呕逆,是有水湿在内,于法可攻,然必表邪外解,乃可攻之。其人内有水气,格阳于外,气蒸窍泄,汗出者,而阴阳胜复,发作有时。水饮阻格,浊气不降头为之痛。阴邪上填,心下痞结硬满,而引胁下疼痛。胃气上逆,而生干呕。肺气上逆,而苦短气。使非水饮郁格,何以至此!若其汗出而不复恶寒者,是表邪已解而里气未和也,宜十枣汤,大枣保其脾精,芜、遂、大戟,泻其水饮也。
张志聪《伤寒论集注》:此言太阳痞硬之证,表解而邪实于内,乃可攻之。太阳中风,表证也。下利呕逆,则太阳之邪陷于中土,似乎可攻,然表解者,乃可攻之。其人漐漐汗出者,风伤肌腠也。发作有时,头痛者,随太阳气旺之时而头痛也。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,短气,乃太阳之邪逆于中土而不能枢转于外。夫漐漐汗出而不恶寒,虽头痛时作,此为表解。其痞硬满痛、干呕等证,为邪实于内,而里未和也,十枣汤主之。芫花气味辛温,花性在上,熬令赤色,皆取象心从上而下之意;甘遂、大戟其味苦寒,其性下泄,心下之痞硬满痛,可以直遂而下,邪气下行,太阳正气上出;用十枣者,助脾土之气也;糜粥自养者,养其胃气焉。观此则凡攻痞硬者,虽有实证,须顾其脾胃之土气矣。愚按∶头痛,表证也,然亦有在里者,如"伤寒不大便五六日,头痛有热者,与承气汤"与此节之汗出、不恶寒而头痛为表解,则凡遇风寒头痛之证可审别矣。
方有执《伤寒论条辨》:下利、下少之下,更,皆去声。赢,音雷。养,上声。乃可攻之以上,喻人勿妄下早之意。漐漐汗出至短气,言证虽有里,犹未可下,直至汗出不恶寒,方是承上起下,言当下以出其治。然下之为下,义各不同,此盖邪热伏饮,抟满胸胁,与结胸虽涉近似,与胃实则大不相同。故但散之,以芫花达之,以甘遂,泻虽宜苦,用则大戟,胜之必甘,汤斯大枣,是皆蠲饮逐水之 ,而用情自尔殊常。赢,瘦劣也。糜粥,取糜烂过熟易化,而有能补之意。
程应旄《伤寒论后条辨》:所可惑者,头痛外惟身汗一证,表里难辨。汗出发热恶寒,则微有表;若汗出发热不恶寒,则只从不恶寒处认证,知表已解,里气为饮邪抟结不和,虽头痛亦属里邪上攻,非关表也。
吴谦《医宗金鉴》:下利之“下”字,当是“不”字。若是“下”字,岂有上呕下利而用十枣汤峻剂攻之之理乎?惟其大便不利,痞硬满痛,始属里病;小便不利,呕逆短气,始属饮病,乃可攻也。发作之“作”字,当是“热”字。若无热汗出,乃少阴阴邪寒饮,真武汤证也。且“作”字与上下句文义皆不相属。
太阳中风,表邪也。不利呕逆,里饮也。表邪解者,乃可攻里饮也。审其人微汗漐漐不辍,发热有时,头痛,若仍恶寒,是表未解,尚不可攻。若不恶寒,则为表已解矣。而更见里未和之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,水蓄无所从出之急证,故径以十枣汤峻剂,直攻水之巢穴而不疑也。
伤寒表未解,水停心下,呕逆者,是寒束于外,水气不得宣越也,宜小青龙汤汗而散之;中风表未解,水停心下而吐者,是饮格于中,水气不得输泄也,宜五苓散散而利之。此皆表未解,不可攻里之饮证也。至如十枣汤与下篇之桂枝去芍药加白术茯苓汤二方,皆治饮家有表里证者。十枣汤治头痛、发热、汗出、不恶寒之表已解,而有痞硬满痛之里未和,故专主攻里也。桂枝去芍药加白术茯苓汤,治头痛、发热、无汗之表未解,而兼有心下满微痛之里不和,故不主攻里,当先解表也。然其心下硬满痛之微甚,亦有别矣。
仲景治水之方,种种不同,此其最峻者也。凡水气为患,或喘、或咳、或悸、或噎、或吐、或利,病在一处而止。此则水邪留结于中,心腹胁下痞满硬痛,三焦升降之气阻隔难通。此时表邪已罢,非汗散之法所宜;里饮实盛,又非淡渗之品所能胜;非选逐水至峻之品,以直折之,则中气不支,束手待毙矣。甘遂、芫花、大戟三味,皆辛苦气寒而禀性最毒,并举而用之,气味相济相须,故可直攻水邪之巢穴,决其渎而大下之,一举而患可平也。然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以毒药攻邪,必伤及脾胃,使无冲和甘缓之品为主宰,则邪气尽而大命亦随之矣。然此药最毒至峻,参、术所不能君,甘草又与之反,故选十枣之大而肥者以君之。一以顾其脾胃,一以缓其峻毒。得快利后,糜粥自养。一以使谷气内充;一以使邪不复作。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,尽美又尽善也。昧者惑于甘能中满之说而不敢用,岂知承制之理乎!
喻嘉言《尚论篇》:此证与结胸颇同。但结胸者,邪结于胸,其位高;此在心下及胁,其位卑。然必表解乃可攻之,亦与攻结胸之戒不殊也。其人漐漐汗出,发作有时,而非昼夜俱笃,即此便是表解之征。虽有头痛、心下痞硬满、引胁下痛、干呕短气诸证,乃邪 之本证,不得以表证名之。若待本证尽除,后乃攻之,不坐误时日乎?故复申其义。见汗出不恶寒,便是表解可攻之候,虑何深耶!盖外邪挟饮,两相搏结,设外邪不解,何缘而得汗出津津乎?攻药取十枣汤者,正与结胸之陷胸汤相仿,因伤寒门中,种种下法,多为胃实而设。胃实者,邪热烁干津液,肠胃俱结,不得不用苦寒以荡涤之。今证在胸胁而不在胃,则胃中津液未经热耗,而荡涤肠胃之药无所取矣。故取蠲饮逐水于胸胁之间,以为下法也。
沈明宗《伤寒六经辨证法治》:太阳表证而见下利呕逆,即当解表,不可攻下。但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,乃邪气内入,与素积痰饮搏结而侵阳明少阳,故漐漐汗出,发作有时。然不恶风寒,即表解而内热蒸腾。里证已急,所以姑置太阳头痛为表解里未和,当以十枣汤下痰爲急。
张锡驹《伤寒论直解》:此论太阳风动之邪,汲涣其寒水之气而成痞也。太阳中风者,风中之太阳之气也。太阳寒水主气,风中于上,而本之水气淫于下则下利,淫于上则呕逆,然风邪在表,须俟表之风邪解者,乃可攻其里水。漐漐,汗出貌。若其人漐漐汗出者,水淫于内而汗溢于外也;发作有时,头痛者,随太阳气旺之时而头痛也;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者,水逆于中也;干呕者,水逆于上也;短气者,水伏于内而上下之气不宣,故不相接续而短气也;夫头痛时作,表证也;痞满痛呕,里证也;若汗出而不恶寒者,此表解里未和也。十枣汤主之。芫花、甘遂皆逐水之药,解见前。李时珍曰:“大戟味苦涩,浸水青绿色,肝胆之药也。”干呕胁痛乃肝胆之病,水胜制木,所以泄其子也,故《本经》主治十二水,与芫花、甘遂皆有逐水破饮之功,捣之为散,取其散水之意焉;大枣十枚者,助土以制水也;糜粥自养者,养胃气也,恐三物峻厉,有伤脾胃故耳。魏子干曰:头痛,表证也,然亦有在里者,如伤寒不大便五六日,头痛有热者,与承气汤,与此节之头痛俱为在里,则凡遇头痛之症,可审别矣。
魏荔彤《伤寒论本义》:太阳之邪既入里,宜下矣。又有不下胸膈,不下肠胃,而下心与胁下者,较下结胸部位稍卑,较下胃实部位又稍高,此下中之又一法也。须认明同一下也,证不同而法自别。盖太阳、阳明之交,必辨表里而施汗下。彼之在里应下,乃邪热挟食物为胃实;此之在里应下,乃邪热挟水饮为饮实。二者俱必待表解而后下,此大同也。
王子接《绛雪园古方选注》:攻饮汤剂,每以大枣缓甘遂、大戟之性者,欲其循行经隧,不欲其竟走肠胃也,故不名其方而名法,曰十枣汤。芫花之辛,轻清入肺,直从至高之分去菀除莝,以甘遂、大戟之苦,佐大枣甘而泄者缓攻之,则从心及胁之饮,皆从二便出矣。
王丙《伤寒论注》:芫花甘遂皆逐水峻品,大戟更能引入胁下,恐伤脾胃,重用大枣保之。强人一钱匕,羸人减半,慎于节制也。糜粥自养,病退后俟其自复,勿轻议补也。
陈蔚《长沙方歌括》:太阳为天,天连于水,太阳中风,风动水气,水气淫于上则呕逆,水气淫于下则下利,水气聚于心下则为痞,且硬满引胁而痛也。其人漐漐汗出,头痛,干呕短气,汗出等证宜辨。若恶寒为表未解,不可攻之;若不恶寒为表解而里未和,宜用此汤。第三味皆辛苦寒毒之品,直决水邪,大伤元气,柯韵伯谓参术所不能均,甘草又与之相反,故选十枣以君之,一以顾其脾胃,一以缓其峻毒。得快利后糜粥自养,一以使谷气内充,一以使邪不复作,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,尽美又尽善也。
文通《百一三方解》:此利上中下三焦之水之方也,治畜水痞症。方中用芫花以泻心肺之水,甘遂以泻脾胃之水,大戟以泻肾与膀胱之水,枣汤煎煮取其缓行以固脾阴也。统泻心肺肾膀胱脾胃肝胆大小肠之水,脾虚者禁用,若误之,必至尿血而死,慎之!若果系实水,非此方不能除,多加大枣则行缓,少加大枣则行急,在此一味之消息耳。
吕震名《伤寒寻源》:下利呕逆,明是水邪爲患,但病属太阳中风而来,必须表罢可攻。漐漐汗出,有似表证,但发作有恶寒,非表矣。头痛有似表证,但汗出不恶寒,则非表矣。而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诸证,全是水邪内壅之状,乃知汗出亦属水气外蒸,头痛亦属水邪上逆,主里而不主表。里未和则宜攻下,但邪在胸胁,与攻胃实不同法。胃实者,邪劫津液,责其无水,此则邪搏胸胁,责其多水,若施荡涤肠胃之药,诛伐无过,反滋变逆,故用芫花甘遂大戟三味,皆逐水之峻药,别捣为散,而以大枣作汤,取其甘味载药入至高之分,分逐水邪,从上而下,此法今人多畏而不敢用,岂知不如此,水邪何由攻下耶?
郑重光《伤寒论条辨续注》:此乃邪热挟饮,搏满胸胁,与结胸胃实,自是各别,不用苦寒以涤饮,惟取蠲饮逐水于胸胁之间,以爲下法也。
陈伯坛《读过伤寒论》:太阳中风,发于阳也,非下之热未易入,阳未易陷也。即下之亦成结胸耳,不至于痞,风邪亲上不亲下也,胡趋势在心下之下?一下利,一呕逆,竟翻动水谷之海耶?此有外复有里也明甚,宜未解外先救里矣。敢攻里乎?乃曰表解乃可攻之。外证认作表,攻之而不救,何玩视其人若是?岂知其人有其人之病状,以其胁下与人殊,能令太阳不能开,能令外证不能外,始则引外证在半表里,特留未解之表证;继则引外证入在里,特留未和之里证也。书其人漐漐汗出,外证乎哉,无如与表证相掩映。曰发作有时,时而外证仍在者,时而表证仍在也,外证介于表里之间者也。其时则头痛,太阳犹未脱离头部也。迨心下痞硬满,则没收太阳入心下矣,虽痞而且硬,亦但满而不痛矣,何居乎引胁下痛耶?《金匮》水在胁下,引痛为悬饮,又膈间支饮曰心下痞,膈间有水亦曰心下痞;本证膈间非积水,只与胁下相牵引而已。水引风入而风先入,故心下之痞成,风引水入而水不入,故胁下之痛作。风劲水亦劲也,不然,不文心下痞硬,何尝非胁下有水气。特彼证之痞水为虐,而后雷鸣者腹;本证之痞风为虐,而后引痛者胁也。曷为干呕短气耶?干呕亦中风所应尔,短气亦饮家所应尔也,二证相交迫,正见其风自风而水自水也。病形由下利呕逆后生出,当和其里不待言,就令恶寒表未解,下文解表有桂枝在,胡计不出此耶?彼证心下未尝硬,太阳在里可出表,与桂则相得;本证心下显然硬,太阳在里未出外,与桂反相失也。彼证宜以桂取汗,本证可以汗续汗。因其人漐漐之汗,得自中风来也,久之汗出不恶寒者意中事,不恶寒尚有表证哉。曰此表解,何解表之捷耶,此不过水气冲破其风气,外证翻作表里证耳,表则微而里则甚,故解表易而和里难。曰里未和也,不曰痞不解也,不攻其痞在言外,法当和里以和痞。心下当和则和之,胁下可攻乃攻之,攻之不指实其痞,和之则指实其里。和与攻,间不容发,攻而和,不溢一丝也。十枣汤主之,治痞先治水,功不在禹下矣。
肥大枣取用十枚,十数居中,和中补中定中也,有敷土之义焉。枣愈肥则愈厚其肠胃,且有饴质,取其涵接水气。名十枣汤者,填虚重于攻实也,观其先煮大枣,以厚集其味,另行药末,别捣为散,以各尽其长。芫花散之,大戟运之,甘遂行之,大枣从中左右之,令药末专走两旁,限胁下为界线。蠲逐悬饮,从夹缝中旋螺而下,当然快利,盖引悬瀑为曲流,而蓄以泻泉之石磴,则流而不转者十枣也。其由三焦绕折以入回肠者,水道尤有孔道在也,故特平旦温服,使药奉阳令而行,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,总不欲其浸淫入胃。复酌用于强人羸人,极量亦钱匕之间,利后仍糜粥自养,急进水谷,其爱惜中州为何若。在涤饮方中,实精义入神之极轨,惟对于心下痞硬满,似浑不为意,尚疑其略。岂知其人之心下与胁下,长沙已一眼看破,不啻置身于洪荒以前之宇内,而知水患乃晦盲痞塞之根源。故立十枣汤证为先例,从胁下打通其表里。则引邪而入者水,引邪以出者汗,明日遂以太阳还诸其人而不觉,尤本方之神妙莫测耳。是亦匡柴胡之不逮,为诸泻心汤露真诠,攻“字”作“和”字读,回应上文下之则和之陷胸,虽下文泻心曰攻不曰和,作“和”字之没字碑看可矣。
刘世祯《伤寒杂病论义疏》:此示风水相搏,成痞痛呕利之变,盖实痞之一例也(痞证亦可兼痛,则知结胸、痞证之分,亦未可专就痛与不痛为辨,凡断证当以平脉为主)。曰“太阳中风,下利呕逆,表解者乃可攻之”,按中风不见呕利之证,由其人宿有水饮,蓄水为因,外风为缘,两邪相召,风水搏激,水为风鼓,因致泛滥,遂令上逆为呕,下注为利。所以然者,以外风内袭,里气外拒,水随气越(凡病机上焦有热则吸水上行,皮肤发热则引津外泄),外不得泄于皮毛(以中风虽有汗,仍汗出不澈故也),内不得周于经隧(周流经隧,则水道通调,自无水之患),停留膈膜之间,否隔升降之路,凡此诸变,皆由是生。但证属实邪,所呕必水饮痰涎,虽利必暴注奔迫(当呕利后,其人反快,外证当面有热色,声壮气粗,与虚寒吐利,神色病情大有迳庭之异)。病以外因引发,表未解时,脉当浮而动数,必先和其外,续治其水,乃无邪陷之变,故曰:表解者,乃可攻之。下举“其人汗出,至不恶寒”一节,示表解后水邪上下分攻之象。形容汗出如小雨不辍之意。汗出不恶寒,即表邪已解;发作有时,赅头痛、汗出、胁下痛、干呕、短气、下利诸证,其发作必如期而至(又非平且日哺定时之谓)。因水停有定处,气至则发,气去则止,凡病有休作者皆然,头痛、干呕、短气者,水邪之上泛也(水郁而浊气上冲,必头为痛胀而郁冒);胁下痛而利者,水邪之下奔也。惟心下硬之证常在,痛满牵引两胁,知水邪停蓄,舍于胸胁隔膜之内。水结而气痞不通故痛,中阻而升降皆失,故呕利频作,水结膈膜,致络郁而浊气内积(中有络而无经),故肝为胀满,肝胀令浊气上乘于肺,故胁下痛而短气。表解后脉当阴阳俱弦,按之滑实。得呕利则水邪稍泄,证必暂缓,移时而气水相争,辄又复发,故见发作有时之象(后贤有释发作有时为发热有时者,果尔,便属风疟,非水邪之证也)。此与大陷胸证,同为水留之变,所以异者,若中素有热,得水则结,便作结胸;无热者,专为水蓄,即成本证(无热指无大热,与结胸对待言之。但仍属阳邪,不可以无热便为寒结)。方以十枣名汤者,示攻邪必顾胃气之旨。甘遂、大戟、芫花,皆苦寒泻水之品,芫花味苦且辛,经走肺胃,破水饮痰结,力峻入气分;甘遂入胃与膀胱,荡心胁膈膜痰水之结,亦走气分;大戟功同甘遂,兼行破血之长,可消痈肿。三物合用,使水饮无潜蓄之所,水邪去而痞结自通,升降复则呕利止。君大枣,取缓急不伤中府。药峻剂轻,加以渐进。凡邪实可攻之证,病去必真气旋复,无须峻补,故曰“得快利后,粥自养”而己。设因下而藏气遂伤,夺人长命,又凶凶者之过也。大抵水邪为患,舍有深浅,以水滞三焦者为轻(三焦即油膜之体,水道所行之处),水留膜者为重;水停脂育,再流膜,上溢于肺腑者更重。其在三焦膜者,证有虚实;其水停脂育者,病因不责中州,而责阳不足于下小便虽利而水不消,用温肾之品使阳根王,与心火相接,四支温而水行于,利之则湿从大便出,反自下水。假令下阳不虚,水在三焦,法应五苓而用温肾之品,必小便难,甚则赤痛。亦有肺燥下移,口燥渴而水道不行者,宜猪苓汤进退治之。平脉制方,本无定法,但水在气分者易治,水入血分者难医,又一贯之定例也。
曹颖甫《伤寒发微》:发热恶风、有汗、脉浮缓者为中风。寒水陷于大肠,则湿渗阳明而病下利;寒水陷于胃,则少阳胆汁从胃中抗拒而为呕。虽病情兼见少阳,似在禁下之例,而部分已属阳明。阳明标热本燥,而中气则为湿,阳明不从标本而从中气,则证属湿痰。痰湿系于阳明,例得攻下,然惟发热恶风之证罢,乃可攻之。故其人汗出如潮热状。阳气上盛,故头痛。此头痛与不大便五六日之头痛同在阙上,之数者,皆可决为太阳合阳明为病。心下气阻,按之硬满,引胁下而痛,皆可决为太阳水气合三焦水道为病。而攻下必以汗出不恶寒为验。按:此证与《金匮》悬饮内痛略同。太阳之邪,出于寒水,水气积,则吸入之气无所容,而气为之短。太阳之标为热,水气得热蒸久成痰,欲呕而不能倾吐,则为干呕。汗出不恶寒,则外自皮毛,内达肌理,绝无外邪留恋,即此可定为表解。可见心下痞,按之硬满,痛引胁下,直里未和耳。然后用十枣汤以下其水,此亦先解其表后攻其里之通例也。
冉雪峰《冉注伤寒论》:此条始为表轻里重继为表解里未和,故竟用攻下。与前百三五条(但结胸无大热者,此水结在胸胁也。)可以参看。彼为结胸栏插水饮一条,此为痞证栏插水饮一条。缘太阳本寒标热,其为病。不化热则化水,故无论为结为痞。都有化水一项。心下痞硬满。引胁下痛,二句宜着眼。痞不当硬,即硬不痛,兹为硬为满为痛,将与结胸硬满痛有别。故冠一痞字,曰痞曰而满,系一引字,曰引胁下痛。汗出不恶寒,是明其外邪已解。干呕短气,是明其里水郁成漐漐汗出,发作有时是明其有阳证,非纯阴,心下硬满不言痛。痛是引胁下,不是在心下,昭显出是痞证满硬痛,不是结胸的满硬痛。恰恰是痞证病变郁水真实病型。头痛义蕴极深,关系尤大。脏结入阴筋者死。下极而上,脑震系是一体,履霜坚冰,辨宜早辨。兆端已形,安得不早障此滔天横流。故证象虽不特殊,药治无妨峻厉。各注多谓外有表证,内有水饮。不知此项水饮,是太阳本气所化。经论是辨晰外邪变里邪,不是辨晰里证见表证。内外连属,内外机窍,因所当知,内外趋势。内外界畔,尤当明辨。至谓胃气大虚,后难为力。不知此项水饮,并不在胃,不是水走肠间。条文明指胁下,何仍盲未有知,致令可解之条,竟成难解之义,或问此条证不十分紧急,何必拘拘定用十枣。曰水邪汜滥,真阳泪没,不至构成纯阴脏结死证不止。防微杜渐,识在机先。此仲景之所以为仲景,观金匮支饮软烦,不卒死。至一百日或一岁,十枣汤主之。彼痛久虚极尚复尔尔,则此伤寒新邪,病未久,虚未极,又隐伏一个脏结危险难关在,其用十枣。又何足怪。条文逐层商讨,必破其的,用心良苦,禁方禁法,端在此中领会。
陆渊雷《伤寒论今释》:此条言外有表证,里有水饮者,当先解其表,后用十枣汤攻其里水也。十枣汤所治,亦为浆液性胸膜炎,或胸水,而有咳唾引痛之证,与结胸病同而证治异。在此条,则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,为用方之标准,其余皆辨认表解之法,柯氏所释者是也。急性胸膜炎初起时,恶寒发热头痛,甚似中风,论病理,固因胸膜发炎所致,与伤寒中风之纯由外感者不同;论治法,则仍当先解其表,否则表热人里,为祸更烈。古人分表邪里水为两事,是不明病理之故,今日倘诊明胸膜炎后,不复措意于表证,是又不合中医治法矣。又,十枣汤逐水峻剂,不得名“和里”,从文字上观察,表解里未和者,似乎小病,不当用此大方。殊不知硬满胁痛,乃胸膜积水之候,古人统称痰饮,《金匮》云:病痰饮者,当以温药和之。盖逐水称和,古医家通行之语。里未和,犹言里水未去,非调和之谓也。
《医学纲目》云:昔杜壬问孙兆曰:十枣汤,毕竟治甚病?孙曰:治太阳中风,表解里未和。杜曰:何以知里未和?孙曰:头痛,心下痞满,胁下痛,干呕汗出,此知里未和也。杜曰:公但言病证,而所以里未和之故,要紧总未言也。孙曰:某尝于此未决,愿闻开谕。杜曰:里未和者,盖痰与燥气壅于中焦,故头痛干呕,短气汗出,是痰膈也,非十枣汤不治,但此汤不得轻用,恐损人于倏忽,用药者慎之。
芫花、大戟,亦是全身性逐水药,峻烈亚于遂,而芫花兼主喘咳、咽肿。大枣之用,旧注皆以为培土脾,惟吉益氏云:主治挛引强急,旁治咳嗽。今验十枣汤证其腹必挛,则吉益之说是也。余用十枣汤,凡甘遂一钱,芫花、大戟各钱半,共研末,分三服,得快利,则止后服。《言》云: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,自山而东,齐楚以往,谓之(以上方言)。熬即炒也。元坚云:平且服,诸家无解,盖阴未动,饮食未进之时,药力易以溃结也。《本草经》曰:病四肢血脉者,宜空腹而在旦。陶隐居曰:毒利药皆须空腹。真人曰:凡服利汤,欲得清早。并宜参商。
《医学六要》云:一人饮茶过度,且多愤,腹中常漉有声,秋来发寒热似疟,以十枣汤料黑豆煮,晒干研末,枣肉和丸芥子大,而以枣汤下之。初服五分,不动,又治五分,何,腹痛甚,以大枣汤饮,大便五六行,皆溏粪无水,时盖时也。夜半乃大下数斗积水而疾平。当其下时,瞑眩特甚,足厥冷,绝而复苏,举家号泣,威咎药峻。嗟乎,药可轻哉!
朱壶山《伤寒论通注》:此即唐师所谓单水痞也。太阳为寒水之经,膀胱为寒水之腑,腑与经相通之路,全在内焦外腠之膜网。而风寒内入,亦由膜网。卫气外出,亦由膜网,卫气不充,风与水乘,此节太阳中风,为营卫不强,水随风动,风随水入,寒气伤脾,不能上输必下利。寒气伤胃,不能下行必呕逆。风未去而先攻水,水去风实,内合厥阴,肝风动矣。必风去表解,乃可攻水。然仅下利呕微,不得遽认为蓄水,必得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。何哉?水留膈膜,阻潜卫气,争而得出,是以汗出。汗出不快,是以染势。卫气出入,必有定时。不遇不争已过亦不争,是以发作有时。然发作有时之汗出外证,疟疾有之,不独蓄水。必见头痛者,寒水之气,随经上头也。心下痞者,水填胸膈,不得四散也。水为有形,所以硬满。胁为胆之都会,属膜油之大者,火被水激,是以引痛。干呕者,寒水之气不能下膈。短气者,清阳之气不能透膈。内外之症皆具,此为有蓄水之凿凿,可以用十枣汤。然犹未也,必汗出不恶寒,为风去表解,攻水水去,邪风不乘,始用此汤以和里。甘遂苦寒,去经隧之水湿,大戟辛寒,去脏腑之水湿,芫花苦温,去皮肤之水湿。当今日下剂之一种,非利尿专品。其力悍,肠管无暇吸收水分,水不得窜入体内,甚则体内浮游之水反得透入大肠,尽将肠内容物泻出,至无可再泻之程度。浮肿时亦可利用下泄,诱导水分出于体外。是不止从大便逐水,即小便亦能利水,此所以为驱水圣药。君以大枣者,非柯韵伯与甘草相反,代以大枣之说。《杂病论》“痰饮门”甘遂半夏汤,何以内有甘草?盖峻下之剂,脾胃大伤,甘草能和缓药力之苛烈,减少脾胃之损伤。大枣色赤入血,肉黄归脾,味甘质润,实补养脾胃,兼能和缓药力。枚以十计者,合二五之生成,得阴阳之奇偶,理本奥玄,数有根本。不合甘草并用者,逐水务在迅速,过缓反伤中气。得快利糜粥自养者,所谓得谷者昌,恐大枣力尽,继以善其后也。山田氏曰:表解里有水结,亦结胸之变局。因下利呕逆,肠胃不实,不应用大陷胸,只取逐水。若痞硬不痛,呕逆不下利,乃属大柴胡。亦适。《今释》者以急性肋膜炎当之。按:胁膜一部位,胸膜、横膈膜又各一部位,不得牵混。即以膜论,西医不知三焦,亦与中医所谓之膜网,绝对不同,宜识者直斥其非也。
承淡安《伤寒论新注》:本条为水饮结于胸胁下之症状与治法。太阳病中风证,而兼有水邪结于胸下,发生下利呕逆之病,水邪宜攻,惟需待其表证已解者,乃可攻其水邪。如其人全身微汗出,发作有一定之时者,则其表邪已解,内之积水向外作间歇性之排泄也。水毒上攻,则为头痛;水渍胸腔内膜层之间,则为心下痞硬满,牵引至胁下而作痛;水毒犯胃则呕,呕则气更上逆迫肺,呼吸则急促而短。其人虽浆汗出,但不恶寒,知其表证已解,仅为水饮渍于胸腔肋膜之中,里气尚未和也,当以十枣汤峻攻其水以治之。
本条症状与西医之渗出性胸膜炎相同,发作时即起恶寒战栗,中等度之弛张热,呼吸困难,干咳,胸部剧烈刺痛,恶心。西医每施胸膜穿刺手术放出其渗出物,中医则以逐水剂攻之,惟皆在发热、恶寒、头痛之表证已解之后,始可攻其水结。
漐漐有定时之汗出,与中风之自汗出不同,一以汗出恶风否分之,一以汗出有定时否分之;此有定时而不恶寒,则非表邪;头痛亦然,彼有恶寒,此则不恶寒;审定已无表证,乃可攻之。十枣汤为攻水之峻剂,非缓和药剂可比,于服用前非有审慎之甄别不可也。
本条之脉证、舌证:脉当沉弦;舌为白苔。
苏世屏《伤寒论原文真义》:太阳中风,发于标阳,必先发热,渐侵本阴,必起恶寒。今标阳之热并入本阴,内动本阴有形之水,则外证转为表证矣。水气下趋则下利,水气上逆则呕逆,欲攻其水,必俟表解者,乃可攻之。今水热相蒸,其人漐漐汗出,或作或止,发作有时。病在太阳,故仍头痛,水热已内结,故心下痞而硬满。心下者中焦也,中焦阻塞,气不通于两旁,故牵引胁下痛。中焦阻塞,胃气反逆而上,故干呕。中焦阻塞,肺气不通于下,故短气。唯认定汗出不恶寒者六个字,此为表已解,而里未和也,以十枣汤主之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云:大载苦寒,主治十二水;甘遂苦寒,主治留饮宿食;芫花辛温,主治咳逆上气。三味和合,皆为破气攻水之猛药。不取煎煮,欲散以散之。旦服而不暮服,一以藉天阳之帮助,一以便利后之调养。然峻毒快利,直决水邪。若一发而无制,则邪正两败,故君大枣之甘平多脂,善能安中养脾,而平胃气,为之驾御。取用十枚者,脾胃皆为中土,五为中数,脾胃兼顾之义也。何以不用参术甘草,以扶中气耶?以人参甘苦微寒,补气生水,非水邪所宜;白术味苦甘温,脾除湿,非热病所合;甘草则与诸味相反,更不能并用故也。《外台秘要》以枣肉为丸,治杂病留饮,属于实证者,取缓以攻之,此法亦妙。
陈逊斋《伤寒论改正并注》:“下利”二字有误,其下即接言“乃可攻之”,果是下利,不待攻矣;又方注曰“得快利后,食粥自养”果是下利,不待再利矣。当是“水邪”二字,因年湮代远,遂误作“下利”二字耳。本节专论水邪结于心下之证。呕逆者,水邪在心下,常作呕逆也。水邪结于心下,本可用十枣汤攻下其水,但必视其表解与否,缘表未解不可攻,乃本论定法也。“其人”以下数句皆申论水邪结于心下之种种见证。漐漐汗出者,水饮结于三焦之募原,卫气过之而得外达,故汗出也。发作有时者,卫气循行有定时,故汗出亦有定时也。水邪随太阳经脉上逆于头,故头痛。水邪结于心下,故痞硬而满。水邪由胸及胁,胸胁相连,故胁下引痛。水结则气逆,故干呕。水结则气室,故短气。凡此均水饮结聚之病,与《金匮》悬饮证相同。前言“表解者乃可攻之”,今观其汗出而不恶寒,便知此表已解矣,但里饮未除耳。十枣汤化痰涤饮,能攻下水结,所以主之。
三味皆辛苦寒毒之品,虽可逐饮,实伤元气,故君以大枣,一以固其中气,一以缓其峻毒耳。后人控涎丹、子龙丸,均由此套出。
包识生《伤寒论讲义》:太阳中风,下利,呕逆,表邪侵里也。寒水侵里须先解表而后攻里,方不致伤其表气,否则徒伤其表而利反甚也。其人漐漐汗出,表邪从外而出也。头痛,太阳之经症也。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,短气,里症已实也。汗出不恶寒,此即为表解之确症。不用承气而用十枣汤者,此为太阳寒水之内结,非燥金之热结也。
此言太阳寒水结痞之治法也。按太阳之表症,发热,恶寒,头痛是也。太阳之里症,少腹硬满而痛,小便利者是也。此法之头痛,汗出,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,短气,实太阳之半表里症也。盖此说虽属创论,实确论。或曰里病而复言半表里,未免矛盾,然此对太阳本经而言,非对三阳三阴而言,可毋庸疑贰也。
刘绍武《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》:
正误补缺:“太阳中风”为何转为十枣汤证呢?参38条“太阳中风,脉浮紧,发热恶寒,身疼痛,不汗出而烦躁者,大青龙汤主之。”由此可见,本条之太阳中风,非12条桂枝汤证之中风而是青龙汤证之中风。“下利呕逆与太阳中风证和十枣汤证均不符,应删去,应该是误吐下后的反应。
原文改为:太阳中风,脉浮紧,发热恶寒,身疼痛,不汗出而烦躁者,大青龙汤主之。表解已,乃可攻之。其人汗出,发作有时,头痛,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,短气,汗出不恶寒者,此表解里未和也,十枣汤主之。
十枣汤用药末和大枣混煮在一起,服后上吐下泻,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。凡见数涩脉者皆不能用此方。十枣汤证之里水多为胸腔、腹腔积水。
胡希恕《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》:太阳中风,下利、呕逆,暗指葛根汤及葛根加半夏汤,葛根汤方中为以桂枝汤为基础,故此处言中风。服葛根加半夏汤后,下利、呕逆、恶寒随表邪汗出而解,内有悬饮,布于胸胁,见干呕、短气、头痛、心下痞硬满、引胁下痛,故云“表解里未和”。
本条语句错杂,应如下排列为佳:太阳中风,下利、呕逆,(服葛根加半夏汤)其人漐漐汗出、发作有时、汗出不恶寒、头痛、心下痞硬满、引胁下痛、干呕短气者,此表解里未和也,表解者,乃可攻之,十枣汤主之。
方中芫花、大戟、甘遂均为有毒之下水药,用量须轻,方后言三药研末等分,强壮之人服一钱,瘦弱之人服半钱,煮散,服后下利特甚,以粥调养。方中大枣妙不可言,古人用峻猛药时,多以甘味之药调和、健胃,大枣在甘味药中除可固护脾胃,又有通利小便之功,但用量宜大,一钱或半钱药末即加十枚肥大枣,若散剂增加,大枣也要相应地增加。临床用于实证胸水、腹水。具体煎煮法如下:取大枣半斤至一斤,放入锅中加水煮开,小火继续炖,至大枣皮核分离时,将其撇出,锅中仅留枣肉与枣汤,放入三药各6~9g,再煮,如一般煎法煎好后,去掉药渣,药液少量频服,得下利则止后服。
陈慎吾《伤寒论讲义》:太阳中风兼见下利、呕逆,若表不解者,为葛根加半夏汤证;表解者,证属于里,乃可攻之。其人漐漐汗出,虽似表证而发作有时,则病已不在表矣。头痛是表证,然不恶寒发热,且心下痞、硬满、胁下牵引而痛,是心下之水气泛溢,上攻于脑而头痛也(与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同理,一属便结,一属水结)。干呕、汗出均似表,但汗出不恶寒,干呕而短气为里证也明矣。故曰此表解里未和,十枣汤证也。
十枣汤为风邪已解,里水不和之主方。诸水为患,或见之症最多。水毒外走皮毛而汗出,上走咽喉而呕逆,上冲剧而头痛,下走肠胃而下利,中聚胸胁而心下痞、硬满,引胁下痛而短气,虽不似结胸之实,而其水势之重浩浩莫御,非此峻剂以折之,中气不支矣。此本方与五苓、青龙等汤同为治水,而其轻重悬殊矣。本证属水邪留结于中,三焦升降之气拒隔难通。表邪已解,非汗散所宜;里邪充斥,非清利之品所能治。本方决渎大下,一举水患可平。然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毒药中邪,脾胃必弱。大枣为君,恐伤正也。小青龙汤、五苓散治表未解,不可攻里之饮证;十枣汤治表已解,而有痞硬满痛之里未和;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治表未解而心下满微痛之里未和。
倪海厦《人纪-伤寒论》:如果太阳中风,感冒了,同时有下利有呕吐,太阳中风下利是葛根汤,有呕吐就葛根加半夏,如果表解者,乃可攻之:要先解表再攻里,攻他的时候。结果病人其人漐漐汗出,发汗有时,头痛,心下痞鞭满,引胁下痛,呕即短气,汗出不恶寒者,当解了表以后有这种现象,这种现象平常看到的时候,一定是湿气很重的人、还有肠胃功能很差的人,为什么会严重到用十枣汤?平常解表的时候,一定是开发汗剂,这汗一发以后,滤过性病毒和不要的水离开体表以后,好的水份还会顺着三焦淋巴系统回到胃里面来,津液会自行返回胃里面,如果津液没有回到胃里面,病人会燥渴,小便就没有了,这时候就是五苓散证。现在这种情形是水回来了,居然并没有回到胃里面,回到肺里面,因为肺主皮毛,为什么回到肺里面?因为土挡到了,脾土太旺,脾伤到了,脾就胀起来,这表水一发出去以后,没有办法回到肠胃里面,就慢慢渗到横膈上去;如果水不多,就头眩就是苓桂术甘汤证;如果渗得更多,愈来愈严重,就是用十枣汤。
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这病人本来是麻黄汤证表寒,结果没有开麻黄汤,如果病人抵抗力很强,自己会好,有的病人不会好,这时候麻黄汤证转成里寒了,变成小青龙汤证,里面发炎了,没有用麻黄汤发表,里面的免疫系统出来相抗,滤过性病毒往里面走,走到肺里面化热了,病人一直咳嗽,咳嗽的同时,表面有寒里面有痰,这痰就是水,就是表面的滤过性病毒顺着水道系统到肺里面来的,应该是小青龙汤一剂就去掉的,因为小青龙汤是心下有水气,结果又没开小青龙汤,这水就慢慢堆积起来,造成十枣汤证。
十枣汤中医叫朱雀汤,是伤寒论里面,目前最峻最强的排水攻水的药,如果这水在皮肤表面上用越婢汤,肠里面的水是表水汗水回头的,水正常应该进入肠胃,结果不入肠胃入肺了,所以整个胸膛里面全部都是水,还有一些水渗到脏和腑中间的间膈膜上,就是三焦网膜。所以脏没有积水,可是脏和腑中间的三焦网络全部充水,病人会心下痞鞭满,胃里面胀满的很难过硬硬的,引胁下痛,整个胁肋都积了水,两胁下很痛,呕即短气,恶心想吐,吐又吐不出来,因为水不在胃里面,为什么短气?横膈膜都充水了,像海绵一样,吸气又不能下降被顶着,呼气就吐出来,自然气就很短,汗不出恶寒者,代表他还有流汗没有恶寒,就是没有表证了,所以在喝十枣汤之前一定要确定他没有表证,所以肺里面积水,心脏积水,肝积水,肝硬化末期的腹水,十枣汤都可以用的。
临床上要注意一点,这里的汗出,病人阳气虚脱的时候,会流出油油的汗,这个时候就不能用十枣汤了。能把胸腔下方、横膈膜、肺的下方的水利出来,完全靠甘遂,所以大陷胸汤和大陷胸丸都是对结胸,如果结胸从胃的痞鞭一路往下走,因为比较下面就是大陷胸汤把它攻掉,如同样的结胸在这里但是病往上走,顶到喉咙,脖子都不能弯下来,如果用大陷胸汤就跑太快了,结胸会没有去掉,这时候要改用大陷胸丸,因为丸剂本身是药缓力重,吃大陷胸丸可以因势利导,把它导下来,所以结胸有两种症状,一个从从心下往上升的用大陷胸丸,一个从心下往下走的用大陷胸汤,都是以胸膈为主,所以半夏、甘遂一定会用到,甘遂利水利痰的力量非常强。
如果水渗到脏腑中间的三焦油网的时候,一定要靠大戟才能打通。甘遂利水利痰,去肺中的积水与子宫中的积水,但甘遂还有涤痰的效果,所以大陷胸汤用甘遂。
肺泡里面都是水的时候用芫花,芫花去除胸腹的积水,所以会用到芫花的病人一定到了但坐不得卧的阶段,就是肺积水不能躺,一躺下去就要喘就再坐起来,吃完十枣汤,三小时就好了。
这三味药磨粉等量的用,各1/3钱,一次只给病人一剂,因为这三味药都是碱性的药,胃里面有胃酸,如果光吃这三味药到胃里面,胃就会难过了,所以要靠红枣,过去拿十个红枣去熬,现在大枣比较小,用二三十个浓一点无所谓,红枣汤能中和碱性,且让药发散的力量很强。
强人服一钱匕,胖的人用一汤匙,就是喝汤的汤匙一平匙,赢人服半钱,瘦的人用半匙,平旦服,这就是吃十枣汤的技巧了,一定要早上六点钟吃,五点到七点都可以,因为肺寅大卯胃辰宫,大肠开卯时,肺和大肠相表里,水在上焦的时候,用十枣汤攻下去的时候,病人会上吐下泻,如果有痰,上面吐出来的是痰,如果没有痰,只有水,这水是泻出来的,全部从大便排:病人吃十枣汤后约半小时,开始跑厕所,连续约三小时,中间大概上六七次水才排完,这三味药都是毒药,
但是三小时后通通排掉了,若下少者,病不除者,明日更服,加半钱,如果大便三四次,应该下六七次才够,病没有除的,第二天再吃、再加半匙,得快下利后,标准是六次、糜粥自养,这时候喝稀饭,用红枣下去熬稀饭,不能吃油腻食物或肉类,否则会有余热;因为吐了很多,用红枣把胃的津液补足,临床上看到肝病的腹水、脾脏病腹水的时候,也是一样用十枣汤;不可以每天用十枣汤J,吃完十枣汤后要调理病人的肠胃,北派的观念只要病人的肠胃功能非常好,吸收的功能非常好病人就不会死。肝病腹水的时候,肚子里面有很多水停在三焦油网脏腑中间,所以大戟加重;如果积水在肺的上方,三剂等量,如果肺积水甘遂多一点;攻出来的水,其实就是人体内的高蛋白的东西,这营养应该给脏腑、结果被水堵到了,这营养一段时间后会坏掉,所以必须把它排掉。
看到十枣汤的病人,确定没有表证的时候要速攻,不要等到胃气已经没有才攻,十枣汤喝下去结果病人死了,以为是吃到毒药死的。所以要小心麻黄汤证没好变成小青龙汤证,小青龙汤证没好变成十枣汤证。
刘渡舟《伤寒论诠解》:本条论述结胸类证——胁下悬饮的证治。在太阳中风的病程中,可续发水邪的凝结而成悬饮证。其病位,即水之巢穴虽在于胁下,但其影响所及,却是表里内外、三焦上下无所不有。故水饮注于下则见下利。水饮逆于上,则见呕逆。由于水饮之巢穴深居于胸腹之间,两胁之下,非一般渗利之药所能取效,故当用攻逐泻水之剂。但应注意在表邪尽解后方可议攻,以免因攻伐水邪损伤正气,而招致表邪的内陷。故仲景告诫曰:“表解者,乃可攻之”。
由于水饮之邪变动不居,故或见之证颇多。如“漐漐汗出,发作有时”,为水邪外走肌腠皮肤,影响营卫失和所致;“头痛”,为水气上逆,冒蔽清阳所致。此汗出、头痛,类似太阳中风证,故也有的注家将本证划归太阳病类证。然本证微微汗出,却发作有时,头虽痛而不恶寒,故又与太阳中风证不同。“心下痞,鞕满”,为水结胁下,影响中焦气机不利所致,类似结胸,但并非结胸;“引胁下痛”,则为本病之主证,不仅指心下痞硬满牵引胁下疼痛,而且包括转侧身动,甚或咳嗽、呼吸、说话等,都可引起胁下作痛。此乃因水之巢位在于胁下,使局部气血壅滞、筋脉不和所致;“干呕”,为水饮犯胃,胃气上逆;“短气”,为水饮迫肺,肺气不利。真可谓是水势泛滥,浩浩莫御。若当其时而见汗出不恶寒,是为表邪已解,仅是里有水饮,故云“表解而里未和”,可予十枣汤攻之。
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》把本证称为“悬饮”,列为四饮之一,论述较详,若能结合学习体会,则可加深理解。临床辨识本病,当须掌握以下几个主证:胁下疼痛,心下坚满,咳逆短气而呕,颜面可见黧黑或发青。治疗应当抓住病之根本,攻逐胁下水之巢穴,不要光看到水邪影响所及的各种表现,而去一一对证施治。同时,此种水证,非一般利小便之法,如五苓散辈所能及。因其有形之水饮已聚结胁下,筑巢而居,若非峻剂,则不足以疏决外出。
《嘉定县志》载一医案,可谓是生动实例。太仓之地某武姓之妻,证见起立如常,卧则气绝欲死,求医无效。时有名医唐得明,诊之为“悬饮”,辨证云:“饮在喉间,坐之则坠,故无害。卧则壅塞诸窍,不得出入而欲死也”。投以十枣汤而平。
十枣汤为峻下逐水之剂,芫花、甘遂、大戟皆是苦寒泻水有毒之药,三者合用,可谓集泻下逐水药之大成,其性峻烈迅猛,可直达胁下水巢,一鼓而破之,使水饮之邪溃泻而下。然而本方却不以甘遂等三药为名,反名为“十枣汤”者,意在告诫人们:祛邪勿忘扶正,保胃气、存津液,犹当牢记。因胁下之水非攻不可,故必用逐水峻药;而正气之伤也不可不顾,故扶正之品也在所必用,方能达到祛邪不伤正、扶正不留邪的目的。既欲扶正,何不用参、芪之辈?因虑其甘温补气,而碍于攻下。甘草性味虽然甘平,但又与诸逐水药相反,不可为伍。最为相宜者,则莫过于大枣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谓:“大枣味甘平,主心腹邪气,安中养脾……补少气,少津液……和百药”。可见大枣既可补养脾胃,益气生津,又能缓和药性,以制诸药之毒。原方大枣用10枚,要求选用肥大者,若是瘦小者,当用至20枚或30枚,煮成浓汤,再纳三药之末1克至2克,清晨空腹服下。因药末对口腔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,使人难以耐受,故切勿将其直接投入口中。今也有人将药末装入胶丸中而用枣汤送服,此法亦可行。若服后泻下量少,病则不除,可酌情加量再服。得畅快之利后,则以糜粥自养,调理善后而安。
现时常有报道,用本方治疗渗出性胸膜炎、胸腔积液、腹水等病证,效果比较满意。但本方毕竟药性峻烈,使用时必须慎重。
陈亦人《伤寒论译释》:本条讨论太阳中风的外感表证兼下利呕逆的悬饮里证,在这种情况下,治疗应当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,所以说“表解者,乃可攻之”。未提中风的症状,属于省文,切不可将下利呕逆,误作中风证候。否则,其后的“表解者,乃可攻之”的治疗原则,就没有着落了。下利与呕逆,乃水邪上攻下迫所致,但是仅据下利呕逆,很难与太阳阳明合病相鉴别,因而颇有必要进一步指明辨证要点:其一,漐漐汗出颇似太阳中风之表虚证,但中风证的汗出不是发作有时,今阵发性地絷漐汗出,乃因水邪外迫肌肤,影响营卫的功能所致。其二,头痛似表,但表证头痛,必有恶寒,今不恶寒,因知这种头痛,亦为水邪攻冲所致。其三,心下痞硬满,颇似结胸和痞证,但痞证不痛,结胸证虽痛却不是引胁下痛,实际上悬饮以胸胁痛为主证,此处先举心下痞硬满,当是为了便于类比鉴别的缘故。悬饮的主证既具,那么,则不难看出干呕短气,也是因于水邪,犯胃则胃气上逆而干呕,犯肺则肺气不利而短气。这一切都是胸胁悬饮的证候,所以最后又着重指出“汗出不恶寒者,此表解里未和也”,这是辨表里的主要依据。胸胁悬饮证不同于大结胸证,自非大陷胸汤所宜,而应以十枣汤主治。
本条所述的证候,和《金匮·痰饮篇》饮后水流在胁下,咳唾引痛的悬饮证,虽然不尽相同,但病机性质是一致的,只是《金匮》悬饮不兼表证,此则外兼太阳中风之表而已。诸注分析证候,都着眼于表里辨证,极有参考意义。
方解的精神基本一致,惟对方中君药的看法不同,许、王二氏都主张芫花为君,陈氏则主张大枣为君,其分歧处与四逆汤是附子为君还是甘草为君之争是一样的,实际上没有芫花,不可能收到逐胸胁间悬饮的效果,但是不用大枣,也不可能达到治疗的目的,只能是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,缺一不可。陈氏虽引自柯说,强调大枣为君的意义在于顾牌胃,缓峻毒,固然是正确的,但是,尚不如王氏分析大枣与芫花等相伍“欲其循行经髓,不欲其竟走肠胃”的精辟,因水邪澼积于胸胁与水结在肠胃不同,认识到这一点,对本方的配伍意义则更为深入。于此可见,大枣在本方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何等的重要。
再者,芫花、甘遂、大戟都是逐水药,何以独以芫花为君,从许说可以看出,主要与性味有关,甘遂、大戟性味苦寒,只能泄水,而芫花辛温,不仅泄水,且能散水,王氏指出“芫花之辛,轻清入肺,直从至高之分去菀陈莝”,胸胁之水病位偏高,自然当以芫花首选药物了。假使与大陷胸汤用甘遂和硝黄配伍,而不用芫花、大枣相比较,则用药意义更易明确。
本方不仅药物配伍有着重要意义,并指出用药剂量应因人而异,强人服一钱匕,而羸人的用量减半。但也不是绝对的,如果药后下少而病不除,再服时则应增加用量。在服药时间上,规定为“平旦服”,因为此时为肺经气血流注时间,且空腹药力容易吸收,更有利于药力的发挥。最后交待“得快下利后,糜粥自养”,也是十分重要的经验总结,除了陈氏所说的两点作用外,而且寓有“食养尽之”的精神,只有“糜粥自养”,才能有利于康复。这些,都是不容忽视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。
李克绍《伤寒论讲义》:本条首先提岀“太阳中风”是表证,“下利呕逆”为里有水饮,说明本证是素有水饮为外邪引起发作,故进而指出本证的治疗顺序应该是“表解者,乃可攻之”,这是总冒。“其人樂浆汗出”以下,补述了具体症状和辨证。
在症状上,胁下痛,是本证的主症。是因水饮结聚胁下所致。心下痞硬满,只是因胁下牵引所致。同时水饮结聚胁下,影响胃气的升降,则呕利,上攻则头痛,上逆则干呕,阻碍气息的升降则短气,这都是诊断要点。总之,本证以水饮为主症,故当以十枣汤逐胁下水饮为主,不必治痞,水饮去则痞自消。
在辨证上,本证与太阳中风都是漐漐汗出,但本证是发作有时,与中风证的持续发作不同,这是水结少阳部位的特征,发作有时,也是往来寒 热的变型。同时表证不解有头痛,水饮上攻也能头痛,但表证恶寒,本证不恶寒,是二者的辨证关键。 另外,心下痞硬一般都不痛,本证按之则痛,但痛觉部位在胁下,这足以说明胁下水饮是本病的主症。
姜建国《伤寒论讲稿》:本条论述悬饮致痞的脉症机理以及与痞证的鉴别。太阳中风证与下利呕逆并见,多属于水饮素停,又因为复感外邪而诱发,治疗应当遵循“表解者,乃可攻之”的原则。“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”为本条的重点症,胁下连及心下,水饮壅聚于此,气机郁滞不通,所以有满引痛。饮停胁下,肺气不利,则短气;水邪上攻,清阳不升,则头痛;水饮冲逆,胃气不和,则呕逆;水饮下迫,急趋大肠,则下利。至于“汗出,发作有时”,是胸胁外连于肌表,胸胁之气一旦不和,则肌表之气必然不调,水气外迫肌腠就漐漐汗出。本证虽然有“心下痞硬满”,但却不是痞证,不能泻心消痞,应当攻逐水饮,十枣汤主之。
类似证鉴别是仲师最常用的证候辨证方法,六种痞证类似证的论述分析,可知阴寒凝结、三焦停水、痰阻气逆、寒湿中阻、少阳邪结、饮停胁下等等,都有导致“心下痞”的可能性,但是病机与真正的痞证完全不同,主症也不会以“痞”为重点,自然不宜与泻心消痞的泻心汤
本方为逐水的名方,芫花、大戟、甘遂三味药,都是峻逐水饮,力猛效速,可以使水饮迅速地通过大肠排出体外。本方虽然叫做十枣汤,其实大枣不是逐水药,之所以用大枣来名方,考虑仲师的意思有两种:一是顾护胃气。因为芫花、大戟、甘遂三味药的药力太峻猛了,为了使水邪去而正气不受到损伤,用大枣甘而补之,这与方后注的“自养”,意义是相同的。二是缓逐水邪。本证水邪是居于高位的,《金要略》叫做“悬饮”,意思是高位之水。凡是高位的水饮宜缓缓地祛除,否则会药过病所祛邪不尽。而大枣性味是甘缓的,能起到缓缓逐水的作用。与前面的治疗结胸水结高位的大陷胸丸证类同。只不过本方是用“药”表示缓治的意思,彼方是用“丸”表示缓治的意思。
本方的服用方法,一般应从小剂量(0.5~1g)开始,逐渐地加大剂量。因为本方逐水的作用是通过刺激肠黏膜产生腹泻而发挥的,所以应该在清晨空腹的时候服药,这样药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短,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。服药得快利以后,应该喝一点糜粥以调养胃气。
肖相如《伤寒论讲义》:本条论述饮停胸胁及其与太阳中风证的鉴别。太阳中风证,并见下利、呕逆等水饮内停表现,为外有表邪,里停水饮,表里同病。当先解表,表解之后,方可攻逐饮邪,切不可先后失序,致生变证,故曰“表解者,乃可攻之”。
根据临床表现及主治方药来看,本条属饮停胸胁的悬饮证。心下痞硬满闷、牵引胸胁疼痛,为水饮之邪,结于胸胁,影响气机不利所致,故为本病之主证;饮邪外迫肌肤则微微汗出;正邪相争,则发作有时;水饮迫肺,肺气不利,故短气;水饮犯胃,胃气上逆,则见干呕;饮趋于肠则下利;饮邪上干清阳则头痛;其头痛、汗出、呕逆之表现虽与太阳中风证相同,但从汗出为阵发性,特别是汗出不恶寒看,可明确其不属太阳表证,而是有形水饮走窜上下,充斥内外,泛溢为患之实证,当用十枣汤攻逐水饮。但本方十分峻猛,使用时应慎重,必须是没有表邪,仅有里饮,方可投药,故仲景强调“表解里未和”,才能用十枣汤攻之。
甘遂、大戟及芫花,苦寒有毒,峻逐水饮,三物合用,其性峻烈迅猛,用之适当,效力甚捷。但毒药攻邪,往往损伤脾胃正气,故辅以大枣之甘平以保胃气,并缓和诸药的烈性和毒性,使攻邪而不伤正。方中重用大枣,又名曰“十枣汤”,意在突出保胃气的作用。
本方是峻下逐水的代表方剂,作用峻猛,使用时宜慎之又慎。用药分量要因人而异,“强人服一钱匕,赢人服半钱”,且要求平旦温服,并逐渐加量,中病即止。其后还需“糜粥自养”,以保胃气。
吕英《伤寒一元解》:
1.第152条描述了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,及表解后攻里水的十枣汤证。“太阳中风,下利,呕逆”属表证,类同葛根加半夏汤。表解后乃可攻之。
2.所攻之大实证症状一为“其人絷絷汗出,发作有时,及汗出不恶寒者,头痛”,结合在表之“下利、呕逆”,推断与水邪密切相关,故一旦水邪入里,三焦气化失司,水气泛溢、饮邪结聚,肺失主表又失主降,腠理不通,便可形成局部水饮内停之大实证。而“汗出有时”说明已入阳明界面,头痛属饮邪上扰清阳。
365建站3.头痛结合“心下痞鞭满、引胁下痛”,说明属水饮凝结经气的大实证。
4.大实有羸状,“干呕短气”属水饮实邪犯同属阳明的胃、肺,导致肺胃之气失降。邪正是一家,水饮邪盛,其正之液津必亏。此方扶正者选用含汁膏多、具补液津、益中气之大枣。类同苓桂枣甘汤、葶苈大枣泻肺汤之用枣。方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,是为君药。大戟善泻脏腑水湿,芫花善消胸胁伏饮、痰癖;非胃实邪热内盛,故不用芒硝、大黄。
5.平旦这一时辰对应“人气始生”,为肺经当令,故此时服药祛邪力量大,且生机易恢复。
6.十枣汤乃峻下逐水药,一用大枣护中,另“得快下利后,糜粥自养”突出的也是保护后天胃气。师父用十枣汤治疗肿瘤晚期之胸腹水时,先备好破格救心汤,一旦出现大汗、疲乏之症,立即饮用以保元气,防气脱阴竭阳亡之势出现。
——全文完——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