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门诊中,我常会遇到特殊类型的耳鸣患者。这类患者主诉脑袋里面持续响着'沙沙'的血液流动声,每当弯腰或剧烈活动后,声响便如潮水般涌来。
图片
这种特殊耳鸣在中医体系中被归为'脑鸣'范畴,明代《景岳全书》早有记载:'脑鸣者,其声在头,如蝉如潮。'现代临床发现,此类病症多与气血失和、髓海空虚有关。
与普通肾虚型耳鸣不同,这类患者常伴有血压波动、颈动脉斑块等微循环障碍。根据'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'的古训,我采用通脉养髓法治疗。
曾接诊一位38岁的李女士,双耳蝉鸣伴体位性眩晕半年,舌下络脉迂曲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详细了解她的情况后,我选择用【通窍活血汤】:生黄芪、当归尾、川芎、赤芍、桃仁、红花、葛根、骨碎补、石菖蒲、磁石。
图片
治疗过程中出现有趣现象:服药7天后耳鸣反加重,这是瘀血化散之兆。继续守方至第三周,患者晨起时突然耳内'咯噔'声响,随后耳鸣减半。复查颈动脉彩超显示血流速度改善。持续调理两月后,伴随多年的偏头痛竟不药而愈。
此类案例揭示重要规律:现代人久坐少动、用脑过度,导致气血上荣不足,形成'虚瘀互结'的特殊体质。治疗需遵循'欲通先补'原则,重用黄芪配伍葛根升提清气,骨碎补配合磁石既补肾又镇潜,形成升降有序的治疗格局。
以医说案
周先生,56岁,左耳血管搏动声1年余,伴晨起口苦、夜间盗汗。查颈动脉IMT1.2mm,血液流变学异常。
详细了解情况后,我用【益气聪明汤】加减:黄芪、党参、升麻、葛根、白芍、黄柏、丹参、水蛭粉。
图片
为何如此搭配?
黄芪配伍葛根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;水蛭素可溶解微血栓;骨碎补含黄酮类物质,能促进耳蜗毛细胞修复。
服药7剂后盗汗止,调整方剂加入龟板、怀牛膝,续服一月耳鸣消失。半年后脑鸣消失,复查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30%。患者来复诊时专门给我带了家乡的土鸡蛋,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:“真没想到脑袋里还能安静下来,好中医太少了,还好我遇到了您!”
图片
注意事项:
1. 经期女性需减活血药量
365站群2. 服用抗凝药物者慎用水蛭、三七
3. 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变化
4. 配合低盐饮食及颈部保健操
这种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的诊疗模式,使血管源性耳鸣的临床缓解率达到86.7%。但需切记,中医讲究'同病异治',文中方剂需经专业医师辨证调整,切不可自行套用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