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王某某,男,73岁,大竹县八渡乡人。因阴囊皮疹反复发作1+年,加重伴瘙痒2天,于2024年1月6日就诊。
刻诊:阴部多处散在皮疹、渗出,基底潮红,形态不规则,局部灼热瘙痒,口苦口干,大便微溏,小便频数,夜尿4-5次/日,舌胖嫩红苔白腻,脉滑数。形体偏瘦,面色暗红,睑红咽红,下肢干燥,下腹肌紧。既往有高血压、脑梗塞、胃大部切除术病史。
诊断:阴囊湿疮(阳明证兼饮证)
方药:葛根芩连汤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味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粉葛50g,黄芩20g,黄连7g,土茯苓20g,甘草10g,五味子10g,干姜10g,北细辛6g,姜半夏15g,苦杏仁10g,苦参12g,龙胆草20g,3剂。加水煎服,2日一剂,日三次,每次100ml。
二诊:2024年1月10日,患者服药2剂后皮疹减少,痒感减轻,小便减少,大便可。继续前方5剂。2024年2月20日电话随访皮疹消退,未再复发。
365建站按:《伤寒论》34:“太阳病,桂枝证,医反下之,利遂不止,脉促者,表未解也,喘而汗出者,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”。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总结葛根芩连汤为头面部易有热证即舌红、唇红、睑红等,本案患者阴部皮疹潮红、灼热瘙痒、舌红苔腻、脉滑数、口苦口干、睑红咽红面红,为阳明热证,符合葛根芩连汤方证;其大便微溏、小便频数、舌胖嫩苔白腻,为有水饮证,可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。方以葛根芩连汤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,用土茯苓替代茯苓清热利湿解毒去浊更效,佐以苦参、龙胆草解下焦湿热,方证相宜故而收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